向母校报到

从黄岭走出的“攀登者” 以赤子之心书写家国担当​​ ——1985级校友黄见东

发布时间:2025-07-21浏览次数:18文章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60周年校庆


四十载风云激荡,六十年薪火相传。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一位从黄岭走出的校友,以全国优秀企业家的荣光与赤子深情,向母校献上最深情的告白。他是黄见东,1985级腐蚀与防护专业校友,深圳市岭岳智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用知识与热血诠释着“厚德达理,励志勤工”的校训精神。

黄岭心路:知识熔炉铸就人生底色

1985年的秋天,一纸录取通知书让川南农村少年黄见东踏入四川轻化工学院的大门。彼时,全国高考录取率不足1/3,他坦言:“这份机遇是改革开放的馈赠,更是母校赋予我人生的第一份信心。”从青涩少年到正高级工程师,从国企掌舵者到科技创业者,黄见东始终将母校精神视为生命中的“精神灯塔”。

课堂上,龚敏老师的一句“考研是服务社会的更高路径”点燃了黄见东求知的渴望;黄平老师带领的乡镇企业调研,让他目睹改革浪潮中拼搏者的坚韧;商青老师组织的贫困县考察,则在他心中埋下“科技报国”的种子。当同龄人困于专业调剂时,他以专业课的坚守证明:“人生没有错位的专业,只有终身学习的热忱。”

学生会副主席、校乐队队长、邓关盐厂的舞者……黄见东的课余生活忙碌而炽热。缺水的黄岭、露天的食堂、步行数十里的采买之路,在他笔下化作“青春最美的注脚”。“那些与同学排练乐曲的夜晚、为实习工厂的工人们带去欢笑的演出,让我懂得:真正的成长,是知识与情怀的双重丰盈。

四十载家国征程:从国企担当到科技前沿的攀登

“母校教给我最重要的能力,是‘从0到1’的勇气。” 面对艰苦的学习环境,黄见东以“坚守初心”诠释人生价值观;面对学业与兴趣的时间分配难题,他化压力为动力,笑谈“生活的历练是人生的‘风险对冲’”——正是这些碰撞,锻造出他跨界整合、迎难而上的企业家底色。“做好规划、勇于尝试,才能成为人生的赢家!”他如是说。

黄见东的职业生涯恰似一部改革史诗:在泸天化从技术员成长为党委书记,以正高级职称书写国企改革样本;退休后跨界创立科技公司,投身人工智能赋能化工安全的“无人区”。2021年,他以宁夏和宁化学董事长身份获评“全国优秀企业家”,与泸州老窖集团张良校友共证川轻化工人的卓越风骨。

魂牵梦绕的赤子情:反哺母校的深情回响

尽管身处深圳科技创新前沿,黄见东始终将母校视为“精神原乡”。从与龚敏、肖兴政等恩师的书信往来,到推动校企合作项目落地;从积极回应母校召唤,到为人工智能与化工安全领域牵线搭桥,他以行动诠释“厚德达理”的深意:“校友的成就,应是母校精神的立体注解。

 “当我在工作中完成项目时,‘励志勤工’四字总在耳畔回响;当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时,‘厚德达理’的格局指引我们坚守科技伦理。”他更将这份精神财富投射于未来合作:“期待母校在化工安全领域打造产学研标杆,让黄岭的智慧照亮行业革新之路。”

寄语新生:以自信为帆,驶向时代的深海

站在校庆节点,黄见东以“自信”二字寄语学弟学妹:“从跨入校门起,请带着一份自信出发!” 他眼中的川轻化精神,早已化作一株蒲公英:既扎根黄坡岭的贫瘠土地,亦能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散播知识的种子。

六十年弦歌不辍,六十载薪火相传。黄见东的故事,恰似黄岭上生生不息的香樟树——向下扎根凝聚力量,向上生长触摸星辰。当新一代川轻化人走过图书馆的灯火、实验室的精密仪器,他们终会懂得:母校给予的不仅是知识的铠甲,更是一生直面挑战的底气。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