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母校报到

通信塔台连山海 创业赤子报桑梓​​ ——2000级校友马鑫

发布时间:2025-07-21浏览次数:16文章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60周年校庆

2025年金秋,当四川轻化工大学迎来六十周年校庆之际,一位校友正跨越琼州海峡,在椰林摇曳的海南,为东南亚某科技园区规划国际技术转移通道。从实验室到国家技术转移高级经理人,马鑫用二十年光阴书写了一段源于理工,不止于理工的传奇。

创业火种:从实验室到产业前沿

2004年夏,马鑫抱着装满通信工程书籍的行李箱走出黄岭校区时,未曾想到那间曾见证他通宵调试电路的实验室,会成为照亮创业之路的星火。入职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首年,这位年轻的助理工程师便参与了“科技部与国家粮食局‘十五科技计划项目”,次年参与科技部专项“ZSG第一代脂肪酸酯测试仪”攻关。当项目斩获中国粮油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捷报传回母校时,学院的专业课上从此多了一项值得骄傲的真实案例。

从粮油检测到技术转移的跨界,始于一次偶然的启发。马鑫在参与某企业技改项目时,发现国内不少科研成果难以跨越产业化鸿沟。母校的务实精神指引着他:“技术只有落地为生产力,才能真正创造价值。”这个认知促使他攻读四川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毕业后在万豪咨询积累项目申报、资质认证等经验,最终在新冠疫情的至暗时刻破茧成蝶。

破浪者宣言:在时代浪潮中淬炼锋芒

2021年全国疫情期间,马鑫与创业伙伴先后成立了“海南省南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都高德纳技术转移合伙企业(普通合伙)”、“成都高德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专业技术转移咨询公司。在不足40平米办公室里挂上世界地图,彼时国内技术转移市场尚处萌芽期,他们却已锚定跨境服务蓝海:立足于海南省、四川省和福建省,探索建设技术转移通道平台,完成规范化跨境企业服务,跨境财务指导服务,创新人才输送及学历提升模块打造。这些设想既包含母校通信工程专业自主研发的数据加密模块,又融合了在川大深造时构建的物联网架构思维。

最艰难时,团队连续三个月吃住在孵化器。马鑫指着公司荣誉墙上的四川省、海南省、福建省三省优质服务机构奖牌回忆道。正是这种韧劲,让马鑫凭借在母校积累的专业功底与务实作风,带领团队迅速突破技术壁垒开展资源整合,完成8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福建省300余名技术转移经纪人,并参与四川电信“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工业强省”智慧云平台等国家级项目,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东南亚市场政策,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基础工业建设+解决方案”全链条服务,推动东南亚经销商签署合作协议,服务覆盖马来西亚、泰国等7国市场。

守望者初心:永不褪色的理工印记

目前,马鑫正牵头建设“高德纳企业出海统一大数据平台”,整合政府、企业、机构资源,目标成为全球一流专家智库供应商。母校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用系统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如今,这位拥有若干项专利的行业领军人物,正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技术合同存证领域,其团队研发的科研合作与技术转移可视化管理平台已入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厦门及西北中心的示范项目。

从黄岭校区泛黄的实验报告到海南自贸港的数字化平台,马鑫始终践行着60分万岁不如60年奋斗的信念。正如他在海南校友联谊会上的发言:“技术是船,产业是海,母校精神是帆。这位从沱江畔走出的通信工程师,正以数字信号般的精准节奏,在山海之间续写着新时代的校友华章。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