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秩风华传薪火 黄坡岭上启新章——写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建校六十周年之际
苟文成
阳光明媚的五月,我们四川轻化工大学迎来了建校六十周年华诞,六十年前五月十八日,代号六五二工程的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开启了建校的艰苦历程,一大批胸怀国家使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黄坡岭的干部,教师和职工,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用原始的工具挖基坑、平土地、扛水泥、搬运砖瓦沙石、装卸仪器设备。
分严寒酷暑,白天黑夜。在短短的几个月時间一座现代化的化工大学就在这荒凉贫瘠的黄坡岭上初具规模。我六五年招工到六五二,由于大量教学物资运到工地,我六六年初分配到设备组作物资管理工作,由于当時设备库房还在建设中,只能把刚建好的学生一食堂作为临時库房,堆放运到工地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前面这幢学生食堂就是当時的临时库房
设备库房於六六年十一月竣工
这是设备组组长诸葛濂老先生在设备库房竣工時在设备
库房前留影(照片由诸葛老先生女儿提供)
设备库房建成后大家热火朝天的搬迁库房为招生开学作准备時,六五二工程因固停建了,建筑單位的人员全部撤离了黄坡岭,六五二工程部分人员也离开了黄坡岭,留守在工地上的人不忘使命,在作好现场物资保卫工作的同時,继续为建好化工学院而艰苦努力,学院组织留在工地的教师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培训班。以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先后在本院或晨光化工研究院举办英语、机械制图、高分子化工、日语、热工仪表及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等中学教师培训班。为自贡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中学教师。七一年的一天,富顺县委书记和县长到六五二工程办事处,他们说:省里要求在富顺县建一个年产三千吨合成氨的化肥厂。他们说:“你们是全国闻名的化工学院,我们恳请你们在技术上支援我们。”为此,学校组织一批教师和人员,到富顺化肥厂帮助筹建工作,从图纸设计、施工、安装、试车到投产,为富顺县建起了一座年产三千吨合成氨的化肥厂。化肥厂的工人说:“你们化工学院的老师不仅水平高,而且很谦虚,能和我们打成一片,是真心来帮助我们建厂的。”七三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务院科教组批准,学院试点招收首届工农兵大学生,从此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征程。
看今朝,学校经过几代川轻化人的艰苦努力,砥砺前行,学校从荒山僻壤的黄坡岭一个校区四百多亩土地,发展到了双城办学,四个校区五千五百余亩土地,建筑面积达175平方米,在校学生人数也增加到了四万多名,固定资产更是超百亿元。为国家培养学生二十多万名,不少学生成为了单位或企业的骨干,用人单位说:四川轻化工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吃苦、用得上、留得住。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些无私奉献了青春和终身的小青年,而今已是银丝白发的古稀老人了。但是我们无怨无悔,我们见证了母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我们见到六五二精神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得到弘扬和发展,我们为母校取得的辉煌成就欢欣鼓舞、骄傲自豪。我们衷心祝愿我们学校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苟文成,原四川轻化工学院设备处副处长,联系电话:18181551503